2012年10月29日 02:00 | 來源:車訊網 |
作者:
夏星
|
我要評論(0) |
渡口被大橋取代
來到江邊,對面出現了一個規模挺大的城市,那是薩嘎。事后回憶,它應該算得上日喀則與獅泉河之間最繁華的地方。
但此時,我與它之間還隔著雅魯藏布,所以,得先過江。
過江的地方,當年里是個渡口,10年前我是在黃昏時來到這里的,船工已下班,只好在河灘上扎營,次日上午才過江。過江的工具是條無動力鐵皮船,船兩端各有一纜繩滑動在一條過江鐵索上,船工把船拉斜,利用水流的沖擊,船便過江了。設計真是巧妙。過江的費用是每車5元。這次不用了,因為在昔日渡口的地方,修了座水泥大橋。
薩噶縣城里有很多商店、餐館和旅館,貫穿縣城后,便是219國道,我在這里正式踏上了新藏公路。在2002年,上國道約1公里的地方有個加油站,是全縣城唯一的加油站。雖然車內還有備用油,但我們還是決定加油,以備不時之需。當時加油站里有3輛車,等了一會兒,突然看見前面的貨車司機拿起石頭砸向加油站的窗戶。原來加油工宣布下班了,貨車司機用這種方式表示憤怒。此時是上午10點半。
令我至今不解的是,當貨車走了以后,我們派淑惠從小門走進加油站,試圖通過女色說服加油工賣點兒汽油給我們。但是,淑惠找遍了每一個房間,都沒能看到加油工。加油工到底去哪了?難不成有地道?
這次我本想繼續偵破這個未解之謎,遺憾的是,原來加油站的地方變成了商店。
剛出縣城,景色立刻煥然一新。雅魯藏布緩緩流淌,河邊到處綠草青青,牛羊悠然自得地享受著有限的生命,遠處還有幾座若隱若現的雪山。
在北京想找個風景如畫,能隨意扎營、燒烤的地方,如今是越來越難。以前有很多,現在大都變成了高爾夫球場或別墅區。在西藏,這樣的地方幾乎隨處可見。真是羨慕。
既然有牛羊,肯定就會有人家。這些人家都是游牧的,與前藏、后藏、康巴藏區的藏族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這里的天很藍,這里的水很清,這里的空氣很新鮮,這里不會有人跑來索要停車錢。
不斷出現類似烽火臺式的建筑,難不成藏族人也蓋過長城?當然,它極有可能是昔日象雄國的城堡。
新藏公路的起點是新疆葉城,終點是西藏拉孜,這是國內進藏的4條公路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條路,也是10年前路況最差的一條。但現在,它是一條平坦的柏油路。
從川藏線進藏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感受:拉薩以東的每一座山,過埡口時會激動半天,拉薩以西再過埡口,十有八九會無動于衷,連車都懶得下。也許是見多識廣,也許是審美疲勞,其實還有個原因,新藏線基本上都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4000多米高的山,在這里也就是個小土堆。
話雖如此,埡口處的經幡還是少不了的。藏區里的每一個埡口,能會有大小不等的經幡,從而成為一種標志。藏民坐汽車經過埡口時,會撒下許多小紙片,有紅、黃、藍、綠等顏色,上面印著經文。在佛教傳入藏區之前,藏地盛行苯教,那是一種多神教,認為每一座山都有神靈的存在,藏民們乘車至此,必須跟山神打個招呼。高喊一聲:拉索索。意思是“神勝利了”。
經幡又稱風馬旗,有黃、紅、綠、藍、白5種顏色,象征地、日、水、天和云,圖案中間大都是一匹馬,馬背上馱著佛、法、僧三寶,馬的右上方是大鵬鳥,左上方是天龍,右下方是獅,左下方是虎。用掛經幡向山神表示敬畏,同時表示佛法弘揚于天地之間。
事實上,不管是經幡,還是轉經筒,或者是瑪尼堆,在整個藏區隨處可見,數量極為龐大。
離開薩嘎縣城170公里時,路過了仲巴縣,縣城有2個,老縣城緊挨著219國道,2002年路過時,大部分建筑已被流沙掩埋,呈廢棄狀,只有幾家旅館和小賣部,看上去相當荒涼。此次再看,恢復了一些建筑,比10年前顯得有生機了。新縣城在老縣城西側10多公里的地方,距離219國道6公里。因為有一段距離,多數去阿里的游客是不會前往新縣城的。但是,當年我的一位朋友的朋友的老公駐軍于此,于是,進縣城拜訪。
這是一支交通部隊,是奉命剛剛調入西藏的,任務是取代原有的道班,保障219國道的暢通。這支部隊進藏吃了很大苦頭,士兵和軍官都是坐在翻斗卡車的貨斗里從新疆來到的西藏,一位戰士因高原反應最終犧牲在途中。另一支部隊也有相同的遭遇,但運氣好些,上級命令黑鷹直升機起飛,救了過來。
那天晚上,與幾位軍官喝到半夜,才發現他們生活的環境確實很艱苦:住在擁擠的臨時營房里,每天打磚頭以便建設正式的營房,電用柴油機發,水從幾公里以外運,沒有電視、報紙,蔬菜極其短缺,方圓數里全是沙地,望眼望去,一棵樹也沒有。
那天的日記里,我曾這樣寫道:這樣的環境,作為游客,在這里呆一天兩天不覺得什么,甚至還覺得很美麗,但戰士們一呆就是數年。幾年后,當219國道渙然一新時,當你在一個比較舒適的交通環境中前往阿里旅游時,你知道嗎,創造者就是這些你不知姓名的武警戰士。
10年過去了。眼下的219國道已經變成了柏油路,旅游者已經可以很舒服、很快捷地行走在阿里與拉薩之間了。那么,仲巴縣有什么變化,那些軍人有什么變化?想到這兒,我右轉進了縣城。
縣城的輪廓未變,但多了些建筑,比如新建了一所學校。當年吃火鍋的小餐館還在。來到公路部隊駐地前,隔墻望去,營房早已蓋好了,大門也是嶄新的。遺憾的是,門緊閉,畢竟是軍營,我也不敢貿然敲門。沒能進去看。
回到219國道,繼續往西走。
219國道全長2349公里,出仲巴縣后的里程碑是1598公里,也就是說,從這里如果一直往西,到新疆葉城的話,還有1598公里的路程。
這一帶藏民的住房,與前藏的差異非常大,高度降低了,只有1層;面積縮小了,只有3間;裝飾簡單了,只有裙邊;彩繪消失了,只有素面。
在一個極小的村里閑逛,遇到一女孩領著個小男孩,似乎是姐弟。可惜語言不通,女孩只會很少的幾個漢語單詞,無法多聊。送給她一個書包和車訊網的手冊,她高興極了。但愿能對她的上學有幫助。
這個小伙子更加可愛。希望他以后能看到車訊網,通過我們的網站學些汽車知識,為買車奠定基礎。
再往前,一個鎮子出現了。這里是帕羊。是新藏線上的一個能吃、能住的小鎮。
10年前的帕羊(下圖),非常荒涼,大中午的,街上沒幾個人,那種感覺,很像美國電影里所看到的——牛仔騎著馬來到小鎮,槍手在屋里藏著,火藥味很重,激烈的槍戰一觸即發。
我統計了一下,帕羊鎮目前共有4 家旅館,帕羊賓館、雪域賓館、希夏幫瑪賓館、牦牛賓館。
每家旅館的房間都一樣,很簡陋,除了床沒別的。但是,4家旅館的價格卻不一樣,有1家最貴,要50塊錢,另1家只要20塊錢。不過,要價最高的旅館反而是生意最好的,到了黃昏時,院子里停滿了汽車,客人都是從拉薩包車到阿里旅行的。
雖然太陽還老高,但我還是決定在這個悠然的小鎮上留宿。再往前就該是神山與圣湖了,藏人前去朝圣,都得事先靜靜心,以表虔誠。我雖不是朝圣客,但靜心還是有必要的。。(點擊標題即可進入下一篇:《走在神山圣湖間》)
“闊別十年 再赴藏區” 25篇游記一覽
|
||
行程 | 主要亮點 | 鏈接 |
北京 | 雖相聚十年,卻在同一地點出發。 | 點擊進入 |
北京—永濟 | 《西廂記》發生地:普救寺 | 點擊進入 |
永濟—西安 | 西安的漢墓 | 點擊進入 |
西安—北川 | 重溫08年在北川的經歷 | 點擊進入 |
北川—新都橋 | 翻越二郎山 | 點擊進入 |
新都橋 | 高原反應并不可怕 | 點擊進入 |
新都橋—理塘 | 在川藏線上救助他人 | 點擊進入 |
理塘—巴塘 | 進入西藏了 | 點擊進入 |
巴塘—然烏 | 跨越橫斷山脈 | 點擊進入 |
然烏—林芝 | 然烏湖與通麥天險 | 點擊進入 |
林芝—曲松 | 從林芝前往山南 | 點擊進入 |
曲松—澤當 | 了解藏族就一定要到澤當轉幾天 | 點擊進入 |
澤當—拉薩 | 在拉薩的感受 | 點擊進入 |
拉薩—日喀則 | 羊卓雍錯、冰川和班禪的大本營 | 點擊進入 |
日喀則—珠峰 | 前往珠峰的路好的不敢想象 | 點擊進入 |
珠峰—帕羊 | 新藏公路已經變成柏油路了 | 本篇 |
帕羊—扎達 | 走在神山與圣湖之間 | 點擊進入 |
扎達—獅泉河 | 尋訪古格王朝 | 點擊進入 |
獅泉河—文部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大北線 | 點擊進入 |
文部—雙湖 | 在文部尋找象雄古國的遺跡 | 點擊進入 |
雙湖—納木錯 | 神湖與圣湖有區別 | 點擊進入 |
納木錯—雁石坪 | 納木錯與唐古拉山 | 點擊進入 |
雁石坪—昆侖山 | 在可可西里的見聞 | 點擊進入 |
昆侖山—夏河 | 格爾木、青海湖與中國四大天池 | 點擊進入 |
夏河—北京 | 拉卜楞寺見聞與旅行總結 | 點擊進入 |
制表:車訊網 http://m.kdxny31.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