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00:59 | 來源:車訊網 |
作者:趙瑜/葛
|
我要評論(0) |
18米蛇形繞樁測試:quattro四驅系統更加偏重安全性
雖然加速過程中quattro四驅系統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但由于其更加強調安全性的特點,對車輪的滑動會做出反應并加以抑制,在繞樁測試這種講究極限操控的測試中幫助并不大。在繞樁過程中由于前、后軸的扭矩不斷變化,使得駕駛變得更具難度,先進的電子系統會因為極限操控而不斷調整車輛特性,前后輪的動力分別在15:85至70:30之間變動,使得車輛很“不聽話”。
從照片上可以發現,A4L在繞樁時車身姿態比較糾結,這種糾結并不是因為其加長軸距而造成的不夠從容,而是驅動力在變化使得駕駛時需要額外應對。最終經過多次嘗試,65.74公里/小時的繞樁成績還算讓人滿意,當然這是要掌握應對這套四驅系統的要領才可以實現的。
油耗測試:強大動力較低油耗
在油耗測試中,車輛行駛了133.5公里城市道路,所消耗的燃油量為14.79升,經過計算百公里油耗為11.07升,對于這樣一臺最大功率為200kW的發動機,百公里提速不到6秒的車來說,既擁有強大動力又可以兼顧燃油經濟性,還能有什么挑剔的呢?
奧迪的風格永遠就是那樣,既不過分可就操控,也不過分強調舒適,信守中庸之道即是最好。當然,這種風格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們的文化,所以其獲得的銷量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一定程度上,奧迪對中國市場一直是充滿冒險和進取精神的。從1988年與一汽簽署奧迪100車型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到第一批裝配克萊斯勒2.2L發動機的奧迪100下線,再從A4車型引入國內生產并首先加長軸距,再到A4L開創豪華中級車這一細分市場并穩坐頭名,奧迪無一不發揚了自己的冒險精神。豐厚的回報總屬于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人,大眾集團也在這二十余年中憑借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而實現了奧迪品牌的復興。使曾經風雨飄搖的奧迪品牌再一次與奔馳、寶馬展在同一個舞臺上同場競技,甚至屢有趕超之勢。
上面似乎談得有些遠,還是讓我們回歸到車輛本身,A4L 50TFSI是一輛均衡的車,不走極端是其固有的風格,操控與舒適兩相適宜。錦上添花的是50TFSI車型的動力始終會讓人充滿自信,駕駛它是絲毫不用理會那些2.0T車型的挑釁——秒殺他們確實綽綽有余。如果你并不需要中大型車那略顯奢侈的后排空間,而又對動力有些要求,另外還要追求些舒適性的話,A4L 50TFSI必然是最好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