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被困車內之類的意外是小概率事件,100萬輛車、10年都可能不曾出現,可一旦出現,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的話,對于當事者及其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劇。為了防止悲劇的出現,廠家應該本著良知,不減配;政府應該本著責任,給予監督。如果都有缺失,就只能靠自己了。
據報道,國慶節期間,四川綿竹市兩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女童,湊在一起鉆進汽車后備箱玩耍時,不慎將倉門鎖閉,待家人找到,兩人奄奄一息,搶救未果,釀成悲劇。在這條新聞報道的后面,我看到這樣一些留言:
假的吧?后備箱怎么可能悶死人。
小編胡說,后備箱不可能自己鎖上。
大家注意,2個女童!2個女童!背后肯定有故事。
首先,我想說,后備箱里不僅非常悶,而且確實能自己鎖上。
在拆車坊做解析時,我時常鉆入汽車的某個地方,比如底盤下、后備箱里,在這些地方確有一種壓迫感,換成忍受不了壓迫感的人,可能連1分鐘都堅持不住。如果氣溫高,只需呆上幾分鐘,便大汗淋漓,從里到外濕個透。至于自鎖,我沒遇到過,但我認識的一位汽車修理工遇到過——當時他躺在后備箱里擰螺絲,一陣風吹來,湊巧把倉門關上了,從里面推不開,只好大呼小叫,直到有同事經過,才把他解救出來。被困的時間估計沒到10分鐘,但正值中午,出來時已經幾乎暈厥。
倉門居然能被風吹閉,肯定是太湊巧了,不過,有些車的后備箱倉門,確實比較容易關閉。比如前些日子,試駕邁銳寶XL,發現它的后備箱倉門很奇特——打開后必須將倉門處于直立狀態,才能穩住,稍有傾斜或輕輕一碰,倉門便立即墜下,靈敏度之高,非常罕見。如果車停在一個斜坡上,即使坡度很小,也無法讓倉門穩住,換句話說,打算開啟后備箱的話,首先必須確保汽車停在平地上。
為了避免上述意外,有些汽車在后備箱里設計了一個拉手,只需輕輕一拉,倉門立即彈開。不僅如此,考慮到倉門關閉后,后備箱內漆黑一片,為了讓受困者更容易逃生,該拉手往往帶有熒光。
比如,4年前在英朗的后備箱里,見過這樣的拉手。為了觀察它的效果,當時我曾鉆進后備箱,關閉倉門,把照相機感光度調到3200,光圈開到最大,快門設定為1秒,拍攝到了下面這張照片。也就是說,如果被困,有了這樣的設計,逃生的可能性大增。
后來,在軒逸的后備箱里,也看到了逃生拉手,但非常粗糙,僅僅是一個黑色的小塑料片,不僅拉動不易,且不帶熒光,不易被發覺。
3年前解析君威、邁銳寶時,令我感到很困惑。這倆車都是中型車,比身為緊湊型車的英朗、軒逸高出一個級別,卻沒有配備逃生拉手。級別高、售價高,配置反而降低,實屬不該,于是寫了篇評論。結果引起爭議。數位車主留言道:無論是君威還是邁銳寶,都有逃生裝置,只不過是內藏式的,你沒發現而已。
留言中所說的“內藏式”,指的是倉門內壁上的一個小洞(見上圖),該洞內可以看到一個凹槽,與鎖機構相連,通過它確實可以開啟倉門,但需要借助工具,比如車鑰匙,并需要事先進行過練習。
為了驗證這個“內藏式”逃生裝置的效果,我邀請了4位同仁進行測試。結果,只有1人因事先練習過,在5秒鐘之內完成開啟,其余3人均未能如愿。可見,這個裝置在緊急關頭,效果甚微。由此我認定,這個裝置算不上真正意義的逃生裝置,因為它一沒有醒目的標識;二無法簡單地操作。
據友人介紹,美國本土銷售的車,必須配有逃生拉手。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屬實,但我確實在不止一款來自北美及西歐的車上,見到過它的身影。就連已經徹底本土化的紳寶,也沒有將其減配。
既然如此,君威和邁銳寶為什么沒有呢?拆開君威倉門鎖機構,才看到,它的內部結構并沒有變化,逃生拉手的固定位都還在,也就是說,只要是有一套逃生拉手,就能很容易地裝上。由此懷疑,君威與邁銳寶進入我國國產時,逃生拉手被省略了。于是上網搜索,在一家電商里,找到一個科魯茲的逃生拉手,店家說,它同樣可以用在君威或邁銳寶上。打電話詢問上汽通用4S店,得知該配件48元/個,另加工時費70元。
如果就此事指責廠家減配,似乎并不公平。廠家肯定有理由——我們的產品符合中國法律,符合中國國家標準。這句話沒錯,確實如此。我相信,任何一個汽車廠家,其產品進入某一國時,都會根據該國的法律、規則做些適應性調整。您的要求高,我的產品自然就更加完備;您的要求低,我當然沒必要自己給自己找事兒,無謂地增加成本。順著這個思路,每當遇到某車減配,最好別忙著義憤填膺,先查查咱們在這方面有沒有國家標準,如果沒有,最多指責一下這個廠家不厚道,僅此而已。就拿前幾年鬧得風風火火的車內空氣來說,咱們只有一個國家建議標準,并無硬性要求,人家廠家當然占理。
據說,我國僅汽車類的“國標”就有千余個,只是咱們的國標從制定到頒布再到實施,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比如兒童安全座椅,歷經數年的反復研究,期間媒體多次呼吁,才慢騰騰地出臺了。也就是說,面對社會發展,咱們的規則出臺總是顯得有些緩慢,追不上時代的腳步——遠的不說,最近幾年的電動自行車、網約車,都是如此。
其實,即使沒有標準,有法律保護也行,美國正是如此。面對瑕疵,真敢下狠手,連罰帶賠,甭管多大的公司,也不得不忍氣吞聲,乖乖認領。相比之下,咱們注重的是仁慈,看得更為長遠,如果把商家罰得爬不起來,今后誰繳稅呢?既然廠家的良心指望不上,政府又需要深思熟慮才能拿出對策,眼下能解決問題的,只能靠自己了——這么說其實很極端,有些問題咱們根本解決不了,只能等待,可有些問題,比如被省略的逃生拉手,也許就能自己解決。
63.36萬
8.72萬
4.91萬
31.63萬
31.54萬
0.14萬
0.13萬
0.11萬
0.11萬
0.1萬
0.09萬
0.05萬
0.0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