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1日 00:50 | 來源:車訊網 | 我要評論() |
9月國內銷售數據再破歷史記錄,同比增長超過80%,與此同時,汽車保險行業收益也在進一步擴大。報告顯示,去年全國保險兼代理機構共有107.58億元手續費收入“進賬”,同比增長47.86%。其中,車商類19.45億元,占18.08%。但相對應的是,汽車相關熱點投訴中,除了汽車質量問題仍是投訴重點外,汽車與保險捆綁銷售、新車加價問題等都成為消費者新的關注點。
【車訊網 報道】講述:想提車必須在4S店投保
近日,陳女士興沖沖地到一家4S店訂購了一輛新車,卻被告知須先買一份車險,否則就不能提車。這不是霸王條款嗎?陳女士告訴記者,前不久他們夫妻決定購買一款新車,但銷售人員提出一個條件,到他們店買車必須附帶買保險甚至上牌。陳女士認為自己買的是車,并非一定要在該4S店買保險或上牌,而4S店讓她購買指定保險的理由是,在4S店上保險理賠比較方便。當陳女士提出自己上保險后,銷售人員又以在別處上保險,將來維修不及時等“勸導”陳女士。在銷售人員的“勸導”下,第一次買車的陳女士,只好在該店買了全險,共計4768元。但她越想越覺得不對,這不是強制消費嗎?
對此,為陳女士提供車輛的經銷商表示,他們只是建議消費者在店內上保險,而非強迫消費者上保險。在4S店買保險是慣例,他們一直是這么做的,其他經銷商也是這么做的。因為他們和保險公司簽有定點協議,理賠比較方便。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有客戶在其他保險公司投保,發生事故后定損價格保險公司不認可,搞得很麻煩。因此他們建議客戶最好在他們這里買保險,一旦發生問題,定損、賠付較方便,也節省時間。
調查:部分4S店存在車險捆綁
其實,陳女士遇到的問題并不少見,本報接到的各類相關汽車投訴中,保險捆綁銷售的事件時有發生。記者調查發現,雖然不是所有經銷商都要求消費者一定要由其代辦保險業務,但大部分汽車經銷商會要求消費者在買車的同時購買車險。據了解,經銷商要求車主至少第一年要在4S店購買車險,理由是理賠方便,且有指導,次年消費者可選擇由其繼續代辦或自行辦理。
什么原因導致4S店出現汽車與保險捆綁銷售的情況呢?記者采訪了一位保險界的資深人士。該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主要是利益驅動造成的,各品牌的4S店和各大保險公司都有聯系,他們是保險公司的代理商。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汽車的價格透明,沒有多少盈利空間,經銷商只能通過保險分到更多的利潤。
該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家保險公司給4S店的折扣為15%-20%。也就是說,交強險、車損險、第三者責任險以及盜搶險這四個基本險打完7折后,一份大概4000元的保險費,4S店能得到800元左右的返利。
【各方觀點】
律師:車險捆綁屬強制消費
買車必須買保險是否屬強迫消費?同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婁航表示,目前4S店和保險公司的合作較為密切,這種合作某種程度上給投保車主帶來理賠、維修的方便。但要求顧客必須在4S店購買保險,涉嫌強制搭售,實際上是一種違法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拒絕。
消保委:車險捆綁可以拒絕
消保委專家表示,消費者買車是自由的,買車必須搭買保險,屬于強迫消費,違反了消費自愿原則,是一種典型的霸王條款,消費者如遇到此現象可拒絕。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4S店購買汽車,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任何保險公司購買保險。貸款買車的消費者,也不是必須在4S店購買保險,但必須在按揭銀行指定保險公司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