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前不久,我記錄了一位電動車車主的換車經歷。他將吉利帝豪,換成特斯拉Model 3。原因之一是希望續航長一些,從而可以在假日當中,駕車到北京周邊走走。新車買來沒幾天,恰逢清明,他和家人前往淄博,品嘗燒烤之余,考察了新車的續航能力。
這位車主是個三口之家,因為搖不上號,只得在2018年4月買了電動車,第一輛是吉利帝豪,16.2萬元落地,開了將近7年,行駛9萬公里,于2025年2月轉手,賣了3.2萬元,平均每年折舊1.86萬元。
在實地看了別克E5、奧迪Q4、奔馳EQB、寶馬i3等5款電動車之后,他最終買的是特斯拉Model 3,車價22.75萬元,因為即將面臨幼女上學,花費巨大,沒像首次買車那樣一次付清,辦了貸款,首付7.99萬元,剩余的14.76萬元,分60期償還,月供2460元。
Model 3是特斯拉品牌里定位最低的,動力是單電機,后置后驅,最高時速200公里,由磷酸鐵鋰電池供電,電池容量62.5千瓦時,百公里耗電11.2千瓦時,CLTC續航634公里。
該車內飾極為簡單。整個前部,只有一個方向盤和一塊液晶屏,幾乎所有操作,包括掛擋,都在液晶屏上、以觸摸的方式進行操作。
新車是3月中旬買來的,頭兩個星期,只是用于每天上下班,到了4月初,迎來清明假期,一家三口決定,開車去淄博,吃燒烤是個理由,更為主要的理由,是想看看這輛新車,跑長途的能力如何。
假期一早,首先將電充至100%,此時,液晶屏顯示,續航455公里(上圖)。
充滿電后,于10點20分出發(下圖)。
根據導航顯示,從家到淄博的酒店,全程450公里。行車路線是先走京臺高速出京,然后轉上京滬高速到天津,再轉上榮烏高速,便可抵達淄博。
在高速公路上,他把時速設定為120公里,基本一直沒怎么踩電門,由駕駛輔助控制。但他始終把握方向盤,保持全神貫注。
盡管特斯拉在駕駛輔助方面頗為領先,在美國基本已經實現自動駕駛。但他明白,自動駕駛分為5級,我國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車,全部是L2級,也就是說,必須由人駕駛,并承擔責任。對此,特斯拉也曾宣布,在我國賣的車,是L2級。
那么,智駕是怎么回事兒呢?
事實上,所謂智駕,僅僅是廠家為推銷,創造出來的一個含糊不清的形容詞。
頭腦稍微清楚點兒的人,應該知道,全自動駕駛的汽車,確實已經出現,但它的完善與普及,還需要時間。現階段,如果想讓家人和自己,都能平平安安的話,唯有全神貫注,絕不能因為有駕駛輔助,就一心二用,把生命托付給機器。
盡管在高速公路上,多數時間保持在120公里,但由于北京市區堵車,耗時較長,所以總的平均時速并不高——歷時2小時45分鐘,行駛247公里,來到渤海新區服務區。
此時,電量還剩下50%,也就是說,剛好用了一半,而里程已經多一半,看來,有望用一箱電,跑到淄博,途中用不著充電。
在服務區吃午餐、休息,停留40分鐘后,于下午13點46分,繼續前行。根據導航顯示,此時距離終點還有205公里。
隨后的部分路段,他一度把時速調高到130公里,但好景不長,又回歸到120公里。因為,有太多車只開80公里左右。而且越是慢車,越喜歡占據內側車道。
15點40分鐘左右,來到淄博西出口,下高速,又走了20分鐘,最終于16點整,抵達酒店。
這一天,總里程453公里,抵達酒店時,續航還剩27公里,電池電量還剩下6%。電量剩余居然與出發時車機的預估,完全一致。
靠著一箱電, 在時速大多保持120公里的狀態下,能行駛450公里,他感到非常滿意。畢竟,他的上一輛電動車,從家到北戴河,310公里就得充電2次。
當然,這次因為溫度適宜,用不著開空調,如果夏天,一箱電跑也許不了這么遠,多少得有點兒縮水。
從買車到這次出游,他已經駕駛這輛新車2個多星期,初步體驗的感受如何呢?
滿意之一:駕駛感好,底盤沉穩。
滿意之二:耗電量比較低,市區駕駛的百公里電耗,大致在10度出頭兒,比上一輛車的15度電,低了不少。
在過去的2個多星期里,每次充滿電,能開400多公里,與該車標定的634公里,還有很大差距。
原因之一,634公里是CLTC標準,該標準不如WLTC標準更接近實際,多少有點兒“美化”。
原因之二,每次停車后,都開啟哨兵模式,如果周圍比較熱鬧,耗電量就會隨之加大。每晚的耗電,能讓續航縮短大概20公里左右。
有滿意的,就會有不滿意的,對此,他的總結是:
不滿意之一:被導航坑過2次。
第1次是導航指示轉彎,轉過來之后,迎面有個禁行路標,趕緊停車,但已經被拍,不久接到罰單。
第2次是這回去淄博的路上,導航指示變更車道,他按下按鍵,車輛開始變線,可此時已經是實線,從反光鏡看,那里恰好有個攝頭,估計被拍,搞不好過幾天就能接到罰單。
不滿意之二:行駛時有異響。
原因在于反光鏡與底座之間的縫隙,在行駛時會產生噪音,猶如吹哨。據說如果去店家投訴,人家會在縫隙處貼一片非常薄的毛氈。
不滿意之三:某些場景還不夠智能。
比如,在狹窄路段停車后,只得從副駕車門下車,便會遇到可以鎖車,但無法斷電的尷尬情況。因為主駕車門沒開,系統認為駕駛者還沒下車。
最后的總結:現階段的電動車,跑長途不如燃油車。
從這位特斯拉車主的經歷可以看出,特斯拉在電控方面,或許更有優勢,最為直接的體現,是百公里電耗比較低。
有些電動車為了長續航,采用的辦法是加大電池,80度電不夠用,就來個100度電的電池。
特斯拉Model 3的電池是62.5度電,CLTC續航634公里,這位車主能在基本保持時速120公里的情況下,一箱電跑了453公里,還剩27公里的續航,是個很不錯的成績。
更多內容:從吉利帝豪到特斯拉Model 3。點擊下圖可直接進入。
從去年開始,鼓勵大家換車的聲音,逐漸升高。出于職業習慣,我在友人中挨個問,截止目前,只找到一位。他的車,原本是吉利帝豪EV450,前些日子,剛剛換成特斯拉Model 3。本文記錄的,是他從買車到換車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