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由于2024年收入慘淡,春節期間,無力像往常那樣出國旅游??砷L達9天的假期,窩在家里,無所事事,實在太無聊。想去公司值班,拿點兒雙工資和加班費,同事告訴我,年年都有一大堆人搶著干,很難輪上。于是,趁著高速免費,來了趟江南自駕游。
這次開的車,還是那輛購于2006年的途安。以周歲而論,差3個月19年,按二手車的行規來說,它已經屬于20年的車了。幾個月前,我駕駛著它,從北京出發,第18次進藏,不僅途經了國道與鄉道的最高點(海拔5566米與海拔5830米),還用半箱油,跑完了新修的新藏公路(點擊下圖,可進入當時的游記)。
第1天:北京到揚州
早上8點多,出發。這次旅游的計劃,是蘇州、鎮江和揚州,但并不是以游覽為主,而是閑逛,簡單說就是換個地方吃飯睡覺。因為,這幾個地方,我們全家都去過,少則三五次,多則八九次。
估計許多人都回家過年了,公路十分順暢,只用4個小時,便行駛500公里,于中午12點多,途經新泰服務區,進站午餐。
餐后繼續南行,又走了200多公里,于下午3點多一點兒,抵達新沂服務區,此時已行駛721公里,續航還剩70公里,進站加油。由于是乙醇汽油,只加了23升,花費180元。
加油后,繼續行駛288公里,最終在下午6點,抵達位于揚州市中心的酒店。這一天,共行駛1009.4公里,歷時9小時40分鐘,全天平均時速104公里。
第2天:揚州休閑
揚州的游覽內容很多,比如瘦西湖、東關街、東圈門、何園、個園、天寧寺、大明寺、觀音山、漢陵苑、煬帝陵、運河博物館,遠一點兒的話,還有茱萸灣、邵伯古鎮和瓜州。其中,老運河緊貼著揚州城,有船可坐。
以上這些,我與家人都看過不止一次,所以,我們先是跑到富春茶社吃喝,消磨了幾乎半天時間。
然后在城里的國慶路一帶閑逛,街上的三和四美門市部,是我每次到揚州都要光顧的地方,可惜這次因為春節,人家休息,沒能像以往那樣,買一堆醬菜帶回北京。
東關街的游客特別多,走路都有點兒費勁,旁邊的東圈門相對很安靜,2022年12月月初,曾到這里獻花。
第3天:從揚州到蘇州
揚州到蘇州僅為200公里,按說2個小時就夠了??稍缟?點出門,天便開始下雨,有一陣還挺大,視線模糊,只得降低車速。另一方面,途中有2起交通事故,堵了好一會兒,最終在下午1點,來到位于蘇州市中心的酒店。
吃過午餐,冒著雨,去酒店附近的網師園和滄浪亭,簡單逛了逛。蘇州園林春節期間門票五折,真是挺不錯,值得稱贊。
第4、5天:蘇州休閑
蘇州城的歷史,已有2500多年,城中建筑雖有損毀,但城址始終未變,總體框架千年不改??v觀全國,恐怕也找不出第二個。
這幾年,城里的平江,城外的山塘,都已建成歷史街區,隨意走一走,找個茶館坐一坐,再聽一場雖然聽不懂、但旋律優美的評彈,是我每次到蘇州的必修課。
當然,蘇州的歷史古跡就更多了,第一次來的游客,肯定得去代表著宋元明清的四大名園,再往后,不妨深入一下,比如城南4公里的這座寶帶橋。
蘇州市中心的觀前街,是個很熱鬧的商業區,玄妙觀是這條街的核心,它的大殿是宋朝的,距今800多年,高出北京故宮200年。
觀前街旁邊的太監弄,據說是明朝替皇上監工絲織的太監聚居地,江南美色雖多,可這些人難以享受,于是把焦點對準美食,因而形成美食街。
這個傳說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在60年代電影《滿意不滿意》里,有個叫得月樓的飯館,誘得來蘇州的游客,四處尋找。于是,蘇州在太監弄建了一座得月樓。隨后1983年的《小小得月樓》,就是在這兒拍的。
聽說,60年前第一次拍電影時,原型是對面的松鶴樓,可由于電影留下的印象太深,播種的情懷難以更改,每次到蘇州,我都會到因電影而生的得月樓,大吃一頓。
第6天:從蘇州到鎮江
離開蘇州,行車170公里,途經無錫和常州,來到鎮江。在歷史上,南北交通動脈是京杭運河,而鎮江是運河跨過長江的地方,渡口旁邊的老街——西津渡,是感受歷史的最佳去處。
如果是第一次來,鎮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理應一游。劉備招親的甘露寺、白蛇傳里的水漫金山,在這兒都能一一賞到。
美食方面,主要是鎮江香醋和鍋蓋面,后者看似普通,但鹵汁濃厚,耐嚼有勁,口感挺不錯。
第7天:從鎮江到泰安
大年初六那天,我們開始往回走。過長江不久,遇到擁堵,單純堵車不怕,排隊就是了,可剛排了一會兒,看到一些車走應急車道往前加塞,遠遠望去,前面似乎已成死疙瘩,正巧旁邊是個出口,下高速走省道去了。
省道上,居然沒什么車,限速80,比新疆戈壁灘上的限速40強多了。走了大概50公里,在高郵回到高速上,中午1點左右,途經臨沂服務區,加油站車很多,每隊大概都有超過10輛,隊雖長,但加油畢竟比充電或快得多,15分鐘左右,就加上了。
又往前走了1個半小時,來到泰安,因為明天還是假期,不急于趕路,便下高速進城,在岱廟附近找了個酒店。那天的天氣非常好,坐在房間里,就能賞到泰山全景,岱頂、天街和南天門,清晰可見。
泰山是座歷史非常豐厚的山,早在中學時代,我就一個人騎自行車從北京來過。到了女兒上小學時,我帶著她們來爬,用了多半天,從紅門到岱頂走了個來回。這次沒有爬山的打算,只是到山腳處的起始點,逛了一圈。
第8天:從泰安到北京
上午10點半,離開泰安,在滄州附近遇到擁堵,浪費大概2個小時,在進京檢查站又排隊1小時,最終在下午5點半回到家中。此次旅游,共行駛2499.6公里,平均油耗7.9升,平均每公里燃油花費0.62元。
花費總計:人均不足2千。
這次春節出游的花費是,加油1540元,住宿3750元,餐飲2130元,其它325元,合計7745元,人員4大1小,只算大人的話,人均1936元。
8天假期,每人消費不到2000塊錢,對于注重過年的家庭來說,這個花費恐怕是比較低的吧?
最后,總結幾個感受。
1,關于汽車。
在視頻游記的下面,有人留言問,是不是對這輛車進行了格外精心的保養。
當然不是。我只是按照買車時給的那本保養手冊,進行保養。比如每隔6萬公里換一次火花塞和汽濾,每隔12萬公里換一次正時皮帶,等等,除此之外,再無其它。就連清洗節氣門和清積碳,都沒做過。因為我開車喜歡高轉,再加上市區里用的比較少,歷經27萬公里,尚無很嚴重的積碳。
網上,經常有介紹什么時候換機油、什么時候換火花塞的文章或視頻,發布人為了流量,可以理解,但車主大可不必理會。因為每款車都有隨車的保養手冊,照著做就是,里面沒有提到的,就不用去管它。比如我的這輛途安是手動擋,保養手冊里沒說需要更換變速器潤滑油,我就一直沒換。
從2006年到2025年,這輛途安的駕駛感受沒有明顯變化,底盤、噪音和動力方面的主觀感受,與19年前剛買來時,基本一致。家里還有一輛日系車,比途安年輕4歲,頭12年的表現,勝過途安,但最近2年,底盤似乎出現“松散”的感覺,噪音亦有加大,發動機也開始出現燒機油的情況。
盡管如此,汽車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快餐消費,它是個比較耐用的物件,如果把手機的消費理念移植到汽車上,未免太浪費,同時也不利于環保。
2,關于駕駛。
在高速公路上,時不時就能見到慢車,估計連80公里都沒到,而且通常走在內側車道。在限速120公里的路上,以這樣的速度駕駛,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我不知道這種駕駛者是不是網上戲稱的“每年兩箱油”。我只是認為,駕駛者應該具備良好的車感、路感與守法意識。如果不具備,最好少上路,免得害己害人。
事實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駕駛的。
3,關于秩序。
蘇州街頭,有很多電動兩輪車。跟北京相同的是,許多騎車人將道路視為自家宅院,無視交通法;跟北京不同的是,這里的騎車人特別愛按喇叭,即使在人行道上,也會理直氣壯地鳴笛,催促行人。而北京的多數騎車人,自知理虧,只是靜靜地跟在行人或自行車的后面,有機會才超。
4,關于住宿。
無論揚州、蘇州還是鎮江,我們都選擇了位置比較合適的酒店,出去逛時,步行即可。唯有蘇州,因為范圍大,坐了幾次公交車與地鐵。如果開車,非常不劃算,一是停車不易,二是堵車——在揚州那天,從御碼頭到東關,路上堵了個嚴嚴實實,比走路慢多了。
經??吹接腥藛栕择{車到北京旅游如何停車,我的建議是,抵達后把車停在酒店,然后坐地鐵到各個地方游覽,最劃算。至于外地車的限行,辦進京證時就能看到交管局的文件,照著做即可。
《星爺說車》更多內容——如果您用的是電腦或平板電腦,點擊下圖即可進入《星爺說車》專欄。
關于《星爺說車》——與周星馳無關。本人姓夏名星,從小就有白頭發,被同學戲稱夏老頭兒。后來,友人按我們北京當地習俗,起綽號星爺——北京類似稱呼很常見,蹬三輪兒的叫板兒爺,販賣東西的叫倒兒爺。
星爺自1988年開始駕車周游,至今不輟;2001年開始在汽車媒體做評測,閱車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