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銷量數據顯示,奇瑞汽車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其中有近一半的銷量貢獻來自于出口。當汽車出口成為熱門話題,作為自主品牌出口的排頭兵,奇瑞汽車在過去20多年時間里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在上周結束的2023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國際公司總經理張貴兵對此做了較為系統的詮釋和闡述,對整個汽車行業,尤其是汽車出口工作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
張貴兵說,這兩年,汽車出口變得越來越熱。我在奇瑞做了二十多年的出口工作,也算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一個老兵。汽車出口到底怎么做?我們過去也走了很多彎路,甚至掉進很多“坑”。結合奇瑞汽車出口的經歷,講一下我自己的內心感受,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借鑒,讓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走的更好、更穩。
他說,今年1到10月,奇瑞出口汽車77.5萬輛,全年預計會超過90萬輛。這幾年,奇瑞汽車出口不停地打造自己的品牌,包括客戶運營活動等,樹立一個“有品牌”的企業,而不是更多地打價格戰,或者以低質低價的形象出現在國際市場上。這方面,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緊接著,張貴兵一一講述了奇瑞汽車出口的“不一樣”。
第一,有準備。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20年來,奇瑞每進入一個市場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沒有準備好,匆匆忙忙地進去,基本上最后的結果就是被人家打回來。然后,要再花十倍以上的成本,去重新維護我們的品牌。現在,奇瑞進入任何一個市場之前,都會有非常嚴格的流程,市場怎么細分?進入市場之后能不能存活下來?現在,大家都認為出口很熱,很多企業一股腦扎到外面了,“坑”有多深?大家都不知道。因此,越在這個時候還是要走的更穩一些。
第二,要深耕。我們有一個產品的海外平均價格達30萬元人民幣。在海外市場,奇瑞一代代不停地深挖,把每個市場,消費者對這個產品不滿意的點,一步一步解決,不停地迭代。當然,我們也敢于定價,慢慢把整個品牌做上去,奇瑞的出口量也就跟著上來了。
第三,做規劃。因為出口汽車大都是以中國市場為主題進行產品規劃的,而早期的汽車出口基本上采取跟隨戰略。但是,隨著在海外出口的規模越來越大,進入的市場越來越廣,就需要構建面向海外市場的產品規劃,這是非常關鍵的。比如奇瑞的OMODA和JAECOO兩個品牌在國內就沒有。結合國際消費者的特點,我們創建了這兩個全新品牌,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第四,重文化。雖然互聯網讓世界越來越容易了解了,但是很多國外消費者,尤其是普通消費者,甚至包括很多媒體,還有很多是不了解中國的。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奇瑞國際公司邀請了超過萬次以上的消費者、大客戶、媒體和經銷商等來到中國。我們通常的“線路設計”就是邀請他們先看看首都北京,然后到安徽蕪湖的奇瑞總部參觀,再到上海游覽后出境。只有讓大家走進中國,認可了中國,無形當中腦子里就發生了改變,就會對中國的產品越來越重視。所以,我們這幾年不停地邀請海外朋友來到中國、走進中國。當他們看過了我們的工廠,試駕了我們的產品,覺得我們的確不比別人差,甚至比別人走的更遠。因此,當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不能僅僅聚焦我們的產品,更多的是讓大家認可中國,真正認可中國制造,了解中國的制造和技術。
第五,高質量。中國汽車經歷近二三十年的發展,通過多個第三方評價來看,我們和其他著名國際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已經進入前列,這些都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巨大進步。但是,中國的市場環境與國外是有著巨大差異的。不能因為車子在中國市場質量挺好,在海外的車子就質量很好。以奇瑞的經驗看,我們在很多國家售后索賠的情況與國內有約50%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中東市場,車子很可能因為高溫而產生問題;到了極寒市場,由于常年下雪,道路要撒鹽,底盤腐蝕和中國的使用環境完全不一樣。所以,在走向海外市場的時候,一定要把質量作為根本,如果沒有好的質量,很快你的口碑就砸掉了。這些質量問題不是解決不了,而是沒有提前考慮構建這樣的體系,沒有這樣的團隊提前分析。
最后,要融入。走向國際市場,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地做生意,而是一定要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較大貢獻。奇瑞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一直非常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在南非,奇瑞被評為最有愛心的品牌;當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時,奇瑞第一時間把救災物資送到現場。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海外市場積極踐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比如,在剛剛過去的十月,我們在蕪湖舉行了奇瑞汽車的全球生態大會,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600萬美元。同時,我們還和該基金會進行全球針對兒童方面的關心、教育等,再聯合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此外,奇瑞和世界自然資源保護組織等也有一些常年的戰略合作。我們還在蕪湖舉辦了“萬人騎行”活動,積極倡導社會的綠色公益等。我們也希望,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時候,應該成為被當地社會和消費者尊重的企業,這對于中國形象等各個方面也都是非常關鍵的。
演講臨近結束,張貴兵在會上發出呼吁,他說,通過二十年的積累,中國企業的汽車出口好不容易走出來一條路,大家也看到了中國汽車整體出口的上升勢頭。但最近,一種所謂“零公里”的二手車散布世界各地,這些車只是滿足中國市場條件下生產的,肯定會對當地環境和各個方面的東西都不適應。另外,這些車子“撒出去”以后,有些都是灰色渠道出去的,導致了價格在當地市場和我們正常出口的產品相差20%以上,把自主品牌在當地積累的口碑砸掉了,也傷害了我們在當地的合作伙伴。當地的合作伙伴通過很多年的大量投資,慢慢的把這些品牌、系統全部構建起來了,隨便一個車子在網上一發布,比正常市場價格便宜20%以上,而且是零公里的,對當地消費者也會產生迷惑。另外,最大的問題是這些車子過去以后,售后服務沒有人管……做汽車出口,不管是奇瑞也好,還是其他品牌也罷,只要一出去,如果好,大家都說是中國品牌好;如果不好,就說中國品牌出了問題,真的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希望政府和行業能夠做一些更多的引導。(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