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 采埃孚宣布推出電驅增程系統新一代產品,并計劃于2026年投入量產。該產品旨在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需求,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動態變化,同時適配靈活多樣的驅動理念。
圖:采埃孚電驅增程系統,讓消費者盡享電動出行優勢,同時保留插混或燃油車的靈活性
當下,不少潛在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在純電駕駛模式下深受“里程焦慮”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電驅增程技術不失為一種解決之道:通過將內燃機與電機相連接,為車輛電池提供能量。
汽車電量即將耗盡,可周圍找不到充電站,這是令很多電動車駕駛員擔憂的場景。采埃孚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研發高級副總裁奧特馬爾?沙雷爾博士(Dr. Otmar Scharrer)解釋說:“盡管乘用車的純電續航平均能達到500公里,但里程焦慮還是會影響一大批人選擇電動汽車作為自己的下一輛車。”在充電設施尚未普及的地區,這種情況尤為突出。采埃孚針對這些情況研發了新一代電驅增程系統。他表示:“電驅增程系統可替代更大、成本更高的電池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在電驅增程系統里,內燃機和電動機協同工作。一旦電池電量低于特定數值,電動機就開始為電池發電。從系統的命名能看出,這一技術能增加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傳統燃油車相比,電驅增程系統始終在燃油經濟性最佳的工況下運行,不僅油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更少。
采埃孚電驅增程技術:技術底蘊,持續創新
近年來,采埃孚已經將電驅增程技術量產。比如,采埃孚的電機已搭載至倫敦出租車上。眼下,采埃孚正全力研發下一代產品,也就是電驅增程系統(eRE)和電驅增程驅動系統(eRE+)。
圖:采埃孚電驅增程系統
圖:采埃孚電驅增程驅動系統
這兩款產品都采用高度集成化設計,在性能、電子電氣架構、400伏或800伏電壓系統,以及半導體類型的選擇上都具有很高的靈活性。eRE把電機與集成逆變器、適配軟件和行星齒輪組集成在一起。eRE+在此基礎上,還配備了智能離合器和差速器。這使得該系統既可以當作發電裝置,也能作為額外的第二套驅動系統,從而節省了車企開發單獨組件的成本。這兩款產品的性能均可調節,eRE的輸出功率范圍是70-110千瓦,eRE+則是70-150千瓦。沙雷爾說:“市場對電驅增程技術的關注度和需求都在上升,說明這項技術潛力巨大,尤其是對那些基于純電驅動設計的車型平臺。我們的解決方案背后是一整套系統和平臺理念,這讓我們能在更短的研發周期內,充分滿足客戶和市場的各種需求。”
電驅增程技術為車企和消費者帶來多重優勢
和并聯式混合動力解決方案(比如插電式混合動力)相比,電驅增程系統成本更低、研發周期更短、平臺開發投入更少,供應鏈管理也更簡單。該技術對剛進入汽車市場、在傳統燃油車傳動系統方面經驗不足的車企來說,吸引力更大。目前,中國市場正在大力推廣“增程式電動汽車”(REEV),借助這項技術,車輛續航能超過700公里。沙雷爾解釋說:“中國有很多純電平臺,可利用電驅增程系統進行補充,這是個很大的優勢。”這也是采埃孚中國團隊負責相關研發工作的重要原因。
美國和歐洲的車企,對電驅增程系統的興趣也越來越濃。沙雷爾說:“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不及預期。在當前過渡階段,電驅增程系統是理想的解決方案。”搭載了電驅增程系統的電動汽車,既能讓消費者享受電動汽車的優勢,又不用像開純電車那樣受續航限制,還能保留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傳統燃油車的靈活性。電驅增程系統對傳統車企同樣有利,能夠使車輛配備體積更小、更經濟的電池,同時也有助于車隊排放符合限值要求。